收录29篇莫泊桑的代表作品 包括《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经典篇目 法语翻译界大家柳鸣九经典译本! 莫泊桑,法国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他的短篇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一幅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社会的风俗画。 更重要的是,他把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的艺术提高到了一个前人不曾达到的水平。 纪德盛赞他卓尔不群,屠格涅夫将他誉为法国文坛的天才。
译序 莫泊桑是十九世纪后期自然主义文学潮流中仅次于左拉的大作家。他继承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又接受了左拉的影响,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他在相当短暂的一生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他既是一系列著名长篇小说的作者,更是短篇小说创作的巨匠。他数量巨大的短篇小说所达到的艺术水平,不仅在法国文学中,而且在…… 羊脂球 一连数日,败军残部乱哄哄地从城里穿过。这哪里还像军队,简直就是一群零乱不堪的散兵游勇。一个个胡子拉碴,脏乎乎的,军服破破烂烂,既无军旗,又无番号,拖着沉重的步子往前走。他们都显得垂头丧气,精疲力竭,而且脑子也麻木了,不能思维,没有主意,仅凭简单的惯性,机械地移动脚步,只要一停下来,就会因为太累而倒在…… 月光 马里尼昂长老的这个名字,威武壮烈,富有战斗性。人如其名,他个头儿高大,骨骼嶙峋,有狂热的精神,心气总是昂扬激奋,为人行事则刚毅正直。他的信仰坚定执着,从没有发生过任何动摇。他由衷地认为自己很了解他的天主,知悉天主的打算、意志与目的。 当他迈着大步在他那小小的乡间本堂神父宅院的小径上散步的时候,脑子…… 幸福 这是上灯之前的饮茶时间。别墅居高临下,俯瞰大海;太阳已经西沉,在身后洒下满天红霞,如迷漫着茫茫一片金粉。地中海上风平浪静,水波不生,未见一丝漪涟,那洋面在残阳映照下闪闪发亮,看上去像一块巨大无比、整洁光滑的金属平板。 在远方,靠右边,层峦叠嶂,如锯齿形的山峰,在紫红的晚霞中凸显出黑魆魆的身影。 饮茶…… 戴奥菊尔·萨波的忏悔 只要萨波一走进马丹维尔的那家小酒店,满屋子的人准都会乐起来。这么说来,萨波这家伙一定是很滑稽可笑啰?至少,他可算得上一个跟神父不对劲的主儿!啊,不对劲得很哩!不对劲得很!这个无法无天的家伙恨不得把神父都一口吞下。 戴奥菊尔·萨波,木匠师傅,在马丹维尔当地,代表着激进派。他个子高挑,身材瘦削,灰色的眼…… 在旅途上 献给居斯塔夫·图杜兹…… 项链 有些女子,天生丽质,妩媚娇柔,偏偏由于命运的阴差阳错,竟降生在清寒的工薪家庭,她便是此中的一人。她本无嫁妆做垫底,又无另获遗产的希望,根本就不可能去结识一个有钱有地位的男人,得到他的善解与倾心,结为连理。这样,她就只好任人把自己嫁给了教育部的一个小职员。 她没钱打扮,只好衣着朴素,但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个诺曼底佬 献给保尔·阿莱克斯…… 两个朋友 巴黎被围已有一些日子,全城在饥饿里喘息呻吟。屋顶上很难见到麻雀了,阴沟里的爬行动物也大大减少。人们逮到什么吃什么。 正月的一个早晨,天气晴和,莫里索先生饥肠辘辘,双手插在军服的裤袋里,满怀愁绪地在林荫大道上溜达。他是个钟表匠,战争期间暂时当上了居家的后备兵。这时,他骤然停步在一位后备役同事的面前。此…… 骑马 这可怜的一家人,仅仅靠丈夫微薄的薪水勉强度日,结婚之后,添了两个孩子,原来甚为拮据的日子,变本加厉,演化为寒碜、自惭形秽却又遮遮掩掩的生活,那种破落贵族仍硬撑门面的尴尬生活。 此公名叫海克托·德·格里贝南,在外省土生土长,从小在祖传的花园里受一年老家庭老师的调教。那时,他的家道就已经中落,但仍竭力维…… 西蒙的爸爸 中午十二点的钟声刚刚敲过,小学的校门就打开了,孩子们争先恐后涌向门口,你推我挤,急着离校。但这天,他们并不像平日那样很快散开,各自回家吃饭,而是在校门外几步远的地方就站住,三五成群,聚集成堆,开始交谈议论。 原来,这天早晨,布朗肖特的儿子西蒙,第一次到本校来上学。 这些孩子在家里都听说过布朗肖特这个…… 在一个春天的夜晚 让娜很快就要与表哥雅克成婚了。他们青梅竹马,情深意笃,与上流社会里通常的那种老一套的男女之爱颇不一样。他们一起长大,相互依恋,却又天真无邪。这姑娘倒有点儿娇媚卖俏。有时不免对这青年男子天真地做些媚态。她觉得他温良憨厚,仪表堂堂,每次见到他时,都满怀激情地去抱吻,但并没有感到情欲的战栗,没有那种使全身…… 戴丽叶春楼 每天晚上,十一点钟光景,他们就到戴丽叶春楼去,像上咖啡馆一样习以为常。 在那里,聚首碰头的老是那么七八位常客,他们全不是花天酒地的人,而都是体面人,生意人,从城里来的年轻人。他们一边喝查尔特勒甜酒,一边调戏挑逗那里面的姑娘,或者跟“太太”一本正经地谈论点儿什么,这位太太可是大家都敬重的人物。 快到夜…… 小狗皮埃罗 勒费弗尔太太是一位乡绅眷属,先生已故。在乡间,常可见这一类女人,身上既有乡土气,又有城市味。她们爱用缎带,爱戴荷叶边帽子,说话时常犯联诵音错误,大庭广众之下,总要装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在打扮得花里胡哨、俗里俗气的外表下,隐藏着一个粗野而自命不凡的灵魂,正如她们戴的生丝手套里面,是一双又粗又红的手。…… 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 自从随军入侵法国以来,瓦尔特·施那夫斯觉得自己处处背时不顺,要算是最为不幸的人了。他身体肥胖,走起路来很费劲,老是喘气,他那双又肥又厚的平脚板,痛得他苦不堪言。何况,他这个人生性爱好和平,心地厚道,虽说不上是菩萨心肠,也绝非杀戮成性,他有四个孩子,对他们甚为钟爱,他妻子是个金黄色头发的少妇,每天晚上…… 我的叔叔于勒 献给阿希尔·贝努维尔先生…… 勋章到手了 有些人,与生俱来就有某种绝对控制着自己的本能,某种孜孜不倦的追求,某种难以割舍的向往,早在牙牙学语之年,省事开窍之日,便已初露端倪了。 萨克芒先生早从童年时代,脑子里就有一个愿望,那便是得到勋章。小小年纪,他就像时下的男孩儿老戴军帽一样,总在胸前挂着锌制的荣誉军团十字勋章;他挺起自己佩着红缎带与金属…… 绳子 献给哈里·阿利斯…… 小酒桶 献给阿道尔·达维尼埃…… 烧伞记 奥莱依太太讲求节俭,凡事都精打细算。她深知每一个铜子的可贵,为了积攒钱财,她奉行一大套法规守则,从不逾越半步。她的女仆想在柴米油盐上报虚账揩油,那简直比登天还难;即使是她的夫君奥莱依先生要弄点儿零用钱,那也得费好大的劲。其实,他们家的经济状况甚为宽裕,况且,又无儿女负担。但是,对奥莱依太太来说,眼见…… 一个儿子 献给勒内·梅泽洛瓦…… 莫兰这头公猪 献给乌迪诺先生…… 一个农庄女工的故事 天气晴朗,农庄里的人吃午饭比平时吃得快,一吃完就下地干活儿去了。宽敞的厨房里,只剩下当女佣的少女萝丝。炉灶上的锅里盛满了热水,炉膛里的余火在慢慢熄灭。她不时从锅里舀水,慢吞吞地洗涤餐具,偶尔停下来,凝视着投射在长桌上的两块四四方方的阳光,阳光透过窗户把玻璃上的残缺也照在光影里。 有三只母鸡胆子特大,…… 珠宝 朗丹先生在副科长家的一次晚会上,遇见了这个少女,他一下就坠入了情网。 这少女的父亲是外省一位税务官员,去世已经好几年了。后来,她随母亲来到巴黎,母亲指望她结下一门好亲事,便常到附近那些有钱的上流人家去走动走动。 母女二人生活清贫,但为人正派,娴静端庄,温良贤淑。那年轻的姑娘可谓窈窕淑女的典范,正是有…… 壁柜 用毕晚餐,大家侃起了妓女,要知道,男人们相聚而侃,如不以此为题,焉有其他的谈资? 我们这群侃友中的一位,对大家宣告: “请听我讲,在这个门道上,我碰见过一桩稀奇事。” 接着,他讲述了这么个故事。 去年冬天,有一天晚上,我突然感到一种带毁灭性的、难以承受的厌烦情绪,此类情绪总不时来袭我等的身心。当时我…… 港口 1882年5月3日,三桅帆船“风中圣母号”从勒阿弗尔港出发,驶往中国海域。在海上辗转漂泊,历经四年,于1886年8月8日又回到了马赛。船上所载的第一批货物是在中国港口卸下的,而后又装上了一批货物,运往布宜诺斯艾利斯,从那里,再运一批货物去了巴西。 其后,又做了好几次其他航行,另外,不止一次在海上被损…… 一次郊游 杜富太太芳名特罗妮,其华诞深受全家重视,早在五个月以前,家人远眺佳期冉冉将临,便开始张罗庆典了,他们要在那天到巴黎郊外去吃一顿午餐。对这桩大事,大家早已望穿秋水,因此,到了这天,一大清早就都起了床。 夫君杜富先生事先向送奶人借了一辆马车,由他亲自执鞭策马。这辆双轮马车,很是干净,四根铁柱支着顶棚,旁…… 爱情 最近,我从报纸的社会新闻栏中,看到一个爱情悲剧的报道。有一个男子将自己的女人杀死,然后自杀,可见,这个男子一直是爱着这个女人的。在我看来,这个男子与这个女人何许人也,并无关紧要,我所看重的只是他们的爱情。这爱情之所以使我大感兴趣,不是因为它引起了我的怜悯,不是因为它使我深感惊奇。使我颇为感动,使我思…… 一家人 开往纳伊的市内小火车过了马约门,正沿着林荫大道向塞纳河岸驶去。小车头拉着一节车厢,鸣着汽笛驱开挡路的车辆行人。它直喷蒸汽,像一个人在急速奔跑,上气不接下气,呼哧呼哧喘个不停。它的活塞里发出快节奏的响声,好似火车的铁腿在跑动。夏天傍晚的闷热笼罩着大道,虽然没有一丝风,路面上却扬起粉笔灰似的白色尘土,浓…… 修软椅的女人 献给雷翁·艾里克……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