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晚明史”系列之一 樊树志先生细讲晚明史新作 由朝廷间的日常细节建构晚明大历史 在本书中,作者站在全球的角度聚焦晚明王朝,史识、史见与历史新知交融笔下。 本书描绘了一幅从万历间皇帝与大臣的立储之争,到天启年间阉党与东林党争的历史长卷。 书中通过诸多细节对话和场景还原,立体呈现了万历皇帝复杂的内心世界。 以及东林士人在传统儒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信念与阉党横行、颠倒黑白的现实世界中的思想挣扎。
出版说明 “重写晚明史”系列,共五部,是著名学者樊树志先生有关晚明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 樊树志先生长期从事明清史、江南地区史、江南社会经济史研究,在晚明史领域卓有建树,被誉为“晚明史研究第一人”。“重写晚明史”系列,细致描绘了晚明王朝从盛世到覆亡的历史长卷,尤为可贵的是,作者将晚明历史置于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 第一章 “争国本”:围绕册立皇太子的纷争 一 “争国本”的由来 皇后王氏秉性端谨,专心侍奉慈圣皇太后,颇得其欢心。在皇上疾病缠身静摄休养时,协助封识整理堆积如山的章奏公文。每当皇上提及某事,随即取出公文呈上,毫无错谬。她母仪天下四十二年,以孝慈著称。但万历六年(1578)大婚后,皇后多年没有身孕,直到万历九年(1581)十二月才生下皇长女。…… 第二章 疑影重重的内廷 一 楚王案 1. 封建与藩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卑微,为了朱明王朝的长治久安,乞灵于早已被历史淘汰的封建制度,在洪武二年就叫御用文人编《祖训录》,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定封建诸王国邑及官属之制”。这套封建制度完全模仿西周时代的做法,甚至连封建诸王的“册宝”,也严格按照西周的尺寸:方五寸二分,厚一寸…… 第三章 勤于聚敛怠于临朝的皇帝 一 “帝耗天下以给福王” 清初史家万斯同对于明神宗孜孜于聚敛财富,宠爱福王朱常洵,颇有微词。他写道:“帝所遣矿使税使数十人,日有奉,月有进,所得珍宝不可胜计,号为人主私财。及福王之国,斥其十之九遣之。所赐庄田至四万顷,又所请杂税地,东至南畿,西至四川,使者乘传来往收利,所至为之骚然。民间藉藉谓:‘帝…… 第四章 东林书院的实态分析——“东林党”论质疑 晚明史上轰动一时的无锡东林书院,创建于万历三十二年,禁毁于天启五年,只存在了短短的二十一年(1604—1625),却在当时社会激起巨大的反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朝野上下一时间纷纷攘攘,推崇它的誉之为清议,诋毁它的斥之为结党。与它同时代的人,对它的看法已经十分歧异,到了清朝编纂《明史》时,离真相愈来…… 第五章 从泰昌到天启 一 昙花一现的泰昌朝 1. 万历的最后岁月 万历皇帝朱翊钧的最后岁月,是在对辽东战事的忧虑以及日益加剧的疾病中度过的。万历四十六年入夏以来,他的健康状况始终不好。六月初六日,他对内阁首辅方从哲说:“朕入伏以来暑湿熏蒸,不时腹泄,头目眩晕,身体发软。见今服药未愈,临御不便。”所谓“临御不便”云云,不仅…… 第六章 畸形的阉党专政时代 一 三位一体:朱由校·魏忠贤·客氏 1. 朱由校:醉心于玩乐的皇帝 明熹宗朱由校生于万历三十三年,即位时虚度十六岁。在此前的岁月中,父亲朱常洛连遭厄运,久久不能册立为太子,不能豫教,他作为其子更逊一筹,应有的豫教几乎完全缺失。父皇登极一个月突然死去,朱由校连皇太子的身份还没有册立,皇储的一系列学习培…… 《重写晚明史》后记 写完了五卷本《重写晚明史》的最后几行字,以孔尚任《桃花扇》的“哀江南”收尾,凄婉悲凉,令人哀叹。本书的第五卷题名为“王朝的末路”,本身就带有悲剧意味,从各个方面描述并非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把它与第一卷《晚明大变局》联系起来看,发人深省,令人浮想联翩。我写《重写晚明史》的旨趣,或许就在于此。于是有必要……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