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探狄仁杰”的创造者高罗佩曾于此获得灵感
中国古代案例汇编
带你感受烧脑探案故事
《棠阴比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案例汇编,载述刑法折狱的一些典型案例,作者是南宋宁波人桂万荣。
《棠阴比事》的体例比较特殊,即把性质相近的两个案例并列连缀起来,“比事属词,联成七十二韵”, “共一百四十四条”。
本书译注者立足于《棠阴比事》文本,对这144则案例进行改写,使之成为通俗易懂、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古代审案故事。
“大神探狄仁杰”的创造者高罗佩曾于此获得灵感
中国古代案例汇编
带你感受烧脑探案故事
《棠阴比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案例汇编,载述刑法折狱的一些典型案例,作者是南宋宁波人桂万荣。
《棠阴比事》的体例比较特殊,即把性质相近的两个案例并列连缀起来,“比事属词,联成七十二韵”, “共一百四十四条”。
本书译注者立足于《棠阴比事》文本,对这144则案例进行改写,使之成为通俗易懂、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古代审案故事。
《棠阴比事》是南宋时期慈溪人桂万荣编纂的一部案例汇编。笔者最早见到的《棠阴比事选》只是一个单薄的选本,它所收案例较少,体例是案例原文、译注加上些许校勘。该选本依据的是明代吴讷的本子,并非桂万荣的原璧,因此也看不出“比事”的特点,但已让当时的我很是喜欢,这种阅读口味的形成与我小时候常读公案小说笔记有关……
1. 向相访贼 钱推求奴 【原文】 丞相向敏中判西京时,有僧过村舍求宿,主人不许,遂宿于门外。夜半,忽见有贼携一妇人并物逾墙者。僧恐明日为主人所执,因亡去,走荒草中,误堕眢井。而逾墙妇人已为人杀在其中。既而,主人踪迹捕获送官,不胜拷掠,遂自诬服。但云:“赃与刀留在井旁,不知何人持去。”狱成。公独以赃……
2. 曹摅明妇 裴均释夫 【原文】 晋曹摅,字颜远,为临淄令日,有寡妇养姑甚谨,姑以其年少,劝令改适。妇守节不移。姑愍之,密自杀。亲党乃以诬其妇。妇不胜官司拷讯,即自诬服。摅初到,疑其冤,更加辨究,具得情实。时称其明。 唐裴均镇襄阳日,里俗妻有外情,乃托骨蒸之疾,云医者须得猎犬肉,食之则愈。谓其夫……
3. 程颢诘翁 丙吉验子 【原文】 程察院知泽州晋城县日,富民张氏子,其父死未几,有老父至门,曰:“我,汝父也,来就汝居。”且陈其由。张氏子惊疑,相与诣县请辨。老父曰:“业医远出,妻生子,贫不能养,以与张氏。某年月日,某人抱去,某人见之。”颢曰:“岁久矣,汝何说之详也?”老父曰:“书于药法册后,某归……
4. 李崇还泰 黄霸叱姒 【原文】 后魏李崇为扬州刺史,县民荀泰者,有子三岁,失之。后见在赵奉伯家。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崇乃令二父与儿各禁。数日,忽遣狱吏报:“儿暴卒。”泰闻之,悲不自胜;奉伯嗟叹而已。遂以儿还泰,伏罪。 汉时,颍川有富室,兄弟同居。弟妇与长姒皆怀妊。长姒胎伤,弟妇生男……
5. 欧阳左手 惟济右臂 【原文】 都官欧阳晔知端州,有桂阳监民争舟殴死,狱久不决。晔出囚,饮食之,皆还于狱,独留一人。留者色动。晔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晔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乃服。(见欧文忠公所撰《欧阳煜墓志》) 钱惟济知绛州,有条桑者,……
6. 沈括颡喉 南公塞鼻 【原文】 沈内翰云:世人以竹木牙骨之属作叫子,置喉中,颡之能作人言。予谓喑者苦烦冤,无以自明,取叫子,令颡之作声,如傀儡子,粗能辨其一二,冤或可伸。 尚书李南公为河北提刑时,有班行犯罪下狱,案之不服,闭口不食者百余日。狱吏不能拷讯,甚以为患。南公曰:“吾能立使之食。”引出……
7. 程琳烓灶 强至油幕 【原文】 程宣徽知开封府时,禁中失火,延烧两宫。宦者根治,诸缝人已诬服,乃送府具狱。琳辨其非是,又命工图火所经处,且言:“后宫人多而居隘,其烓灶近板壁,久燥而焚。此殆天灾,不可罪人。”上为宽其狱,卒无死者。(见本传。烓灶,行灶也。烓,渊圭切。) 强至祠部为开封府仓曹参军时……
8. 妾吏鸩宋 玉素毒郭 【原文】 范忠宣知河中府。有知录宋儋年,会客罢,以疾告,是夜暴卒。盖其妾与小吏为奸。公知死不以理,遂付有司案治。验其尸,九窍流血。囚言:“置毒鳖胾中。”公问:“鳖在第几盏?岂有中毒而能终席耶?决非情实!”命再劾之。乃因客散,置毒酒盏中而杀之。盖罪人以儋年不嗜鳖,而为座客所并……
9. 彦超虚盗 道让诈囚 【原文】 后汉慕容彦超善捕盗,为郓帅日,有库在州中。或以假银二锭质钱十万。彦超知之,使主库者出榜,虚称被盗,失所质银铤等物,召人收捕。不日间,果有人来赎银,执之,伏罪。 后魏高谦之,字道让,为河阴令。有人囊瓦石作金,以诈市马者,因而逃去。诏令捕获。谦之乃枷一囚,立于马市,……
10. 孙甫舂粟 许元焚舟 【原文】 待制孙甫为华州推官日,州仓粟恶,吏当负钱数百万。转运使李纮以吏属甫。甫乃令取斗粟舂之,可弃者十才一二。又试之,亦然。吏遂得弛系,负钱才数十万而已。纮因荐之。(见曾巩所撰志) 待制许元初为发运判官,患官舟多虚破钉鞠之数。元一日,命取新造船一只,焚之,称其钉鞠,比……
11. 宗元守辜 魏涛证死 【原文】 待制马宗元少时,父麟殴人,被系守辜,而伤者死,将抵法。宗元推所殴时在限外四刻,因诉于郡,得原父罪,由是知名。 郑克评曰:“按辜限计日,而日以百刻计之。死在限外,则不坐殴杀之罪,而坐殴伤之罪。法无久近之异,虽止四刻,亦在限外。” 魏朝奉涛知沂州永县,两仇斗而伤。……
12. 桑怿闭栅 苏秦徇市 【原文】 明道末,京西旱蝗,有恶贼二三十人。枢密院召永安巡检桑怿,授以贼名,使捕之。怿曰:“盗畏吾名,决溃去。宜先示之以怯。”至则闭栅,戒军吏不得出。其下数请自效,皆不许。乃夜与数卒服盗服,迹盗所常行处。入民家,老小皆走,独一媪留。为治饮食,如事群盗。怿三日复,自携馔饮媪……
13. 任城示靴 杨津获绢 【原文】 北齐任城王湝领并州刺史时,有妇人临汾水浣衣,为乘马行人换其靴而去者。妇人持故靴诣州言之。湝召城中诸妪,以靴示之,绐曰:“有乘马于路被劫害者,遗此靴。得非亲属乎?”一妪拊膺哭曰:“儿昨着此回妻家也。”即捕而获之。 周杨津,字罗汉,为岐州刺史。有武功人赍绢三百匹,去……
14. 李杰买棺 重荣咄箭 【原文】 唐李杰为河南尹,有寡妇告其子不孝。杰察其状,非不孝者。乃谓寡妇曰:“汝寡居,唯一子,今罪至死,得无悔乎?”妇曰:“不顺之子,宁复惜之!”杰曰:“审如是,可买棺来取尸。”因使人觇之,乃谓一道士曰:“事了矣。”俄将棺至。杰尚冀其悔,而寡妇坚执如初时。道士在门外,密令……
15. 苏请祔柩 贾废追服 【原文】 苏寀为大理寺详断官时,有父卒而母嫁。后闻母死已葬,乃盗其柩,而祔于父。法当死。寀独曰:“子盗母柩,纳于父墓,岂可与发冢取财者比!”请之,得减死。 侍读贾黯判流内铨时,益州推官乘泽在蜀三年,不知其父死。及代还,铨吏不为领文书,始去发丧。既除服,乃求磨勘。黯言:“泽……
16. 子产知奸 庄遵疑哭 【原文】 郑子产闻妇人哭,使人执而问之,果手刃其夫者也。御者问曰:“何以知之?”子产曰:“夫人之于所亲也,有病则忧,临死则惧,既死则哀。今其夫已死,哭不哀而惧,是以知其有奸也。”(出《独异志》) 庄遵为扬州刺史,巡行部内。一闻哭声,惧而不哀。驻车问之。答曰:“夫遭火烧死……
17. 思兢诈客 佐史诬裴 【原文】 唐则天时,或告驸马崔宣谋反,敕御史张行岌案之。告者先诱宣妾,藏之。乃云:“妾将发其谋,而宣杀之。”行岌案而无状。则天怒,令重劾,终无实。则天曰:“不获妾,何以自雪?”行岌乃逼宣家访妾。宣再从弟思兢多致钱帛募之,略无所闻。而宣家每议事,则狱中告者辄知。思兢疑宣家有……
18. 季珪鸡豆 张举猪灰 【原文】 宋傅季珪为山阴令,有争鸡者。季珪问:“鸡早何食?”一云豆,一云粟。杀鸡破嗉,有豆焉。遂罚言粟者。 吴张举为句章令。有妻杀夫,因放火烧舍,乃诈称火烧夫死。夫家疑之,诣官诉妻,妻拒而不承。举遂取猪二口,一杀之,一活之。乃积薪烧之。察杀者口中无灰,活者口中有灰。因验夫……
19. 定牧认皮 沧州市脯 【原文】 北齐彭城王浟为定州刺史,有一人被盗黑牛,上有白毛。浟乃诈为上府市皮,倍酬其直。皮至,使牛主认之,因获其盗。 又为沧州刺史日,有人从幽州来,驴驮鹿脯。至沧州界,以足疾行迟。偶会一人为伴,被盗驴及脯去。明旦告州,浟乃命左右及府寮散市鹿脯,不限其价。失主见脯识之,推……
20. 张受越诉 裴命急吐 【原文】 唐张允济为武阳令,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邻邑元武县有以牸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间,孳生十余牛。及将异居,妻家不与。本县累政不能决,其人乃越界诉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肯去,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布衫蒙头,将诣其妻家村中,捕盗牛贼……
21. 王质毋原 马亮贷死 【原文】 王质待制知庐州。有盗杀其党,并其资而遁。逻者得之。质抵之死。转运使杨告驳之曰:“盗杀其徒者,死当原。”质云:“杀其徒而自首者,当原。今杀人而取其资,非自首而捕得之,原死,岂法意乎!”数上疏,不报,降监舒州灵仙观。逾年,韩琦知审刑院,请盗杀其徒而不首者,毋得原。(……
22. 允济听葱 彭城书菜 【原文】 张允济为武阳令,道逢老母种葱,结庵守之。因告曰:“不须守。若遇盗,当来诉。”老母如戒。居一宿而失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左右居人,使之一一听其手,乃得盗者。 北齐彭城王浟为沧州刺史,有老母种菜数被盗者。浟使人密往书其叶。明日,市中认之,乃获贼。 【人物】 张允……
23. 吕妇断腕 包牛割舌 【原文】 吕公绰侍读知开封府,有营妇,夫出之外。盗夜入舍,断其腕而去。都人喧骇。公谓非其夫之仇,不宜快意如此。遣骑诘其夫,果获同营韩元者,具奸状,伏诛。(王珪所撰志) 包副枢初知扬州天长县时,有诉盗割牛舌者。拯密令归屠其牛而鬻之。继有告其私杀牛者。拯诘之,曰:“何为割其家……
24. 崔黯搜孥 张辂行穴 【原文】 唐崔黯镇湖南。有恶少不为乡里所容,乃自髡钳,依佛教,为佣隶。假托焚修,幻诱聋俗,积财万计。公初到,惧其事露,乃投牒,请脱钳归俗。公问曰:“你教化三年,所得几何?”曰:“旋得旋用,不计其数。”公曰:“费用造设几何?”曰:“三千余贯。”公曰:“给者既知,纳者不记,决……
25. 杜镐毁像 次翁戮男 【原文】 杜镐侍郎之兄仕江南为法官。尝有子毁父画像,为近亲所讼者。疑其法,未能决。镐幼,辄曰:“僧、道之毁天尊佛像,可以比也。”兄甚奇之,遂用此为断。 黄霸,字次翁,汉宣帝时为相。燕、代之间,有三男共娶一女,因生一子。及欲分离,各争其子,遂讼于台,请霸断之。霸曰:“非同……
26. 傅令鞭丝 李惠击盐 【原文】 宋傅季珪为山阴令,有卖糖、卖针者争一丝团,诉于县。乃令挂丝于柱,鞭之,有少铁屑焉。乃罚卖糖者。 后魏李惠仕为雍州刺史。有负盐、负薪者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谓州吏曰:“此皮可拷知主?”群下默然。惠因令置皮于席上,以杖击之,见少许盐屑。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伏辜。……
27. 杨牧笞巫 薛向执贾 【原文】 后魏李崇为扬州刺史,有定州流人解思安背役亡归。其兄庆宾规绝名贯,乃认城外死尸,诈称是弟,为苏显甫、李盖所杀。有女巫阳氏,托鬼附,说思安被害之苦。李盖等不胜其楚,各自款服。崇疑之。乃遣二人,伪从外来,诣庆宾曰:“某住在北州,有一人夜过寄宿,云是流兵背役人解思安。欲……
28. 程戡仇门 仲游帅宇 【原文】 程戡宣徽知虔州,民有积为仇者。一日,诸子私谓其母曰:“母今老且病,恐不得更寿,请以母死报仇。”乃杀其母,置于仇人之门而诉之。仇不能自明。戡疑之,或谓无足疑。戡曰:“杀人而自置于门,非可疑耶?”乃亲劾治,具见本谋。(王珪所撰志) 毕仲游为河东提刑。丞相韩缜出镇太……
29. 苻融沐枕 狱吏涤履 【原文】 前秦苻融,字博休,善断狱。董丰游学,三年而还,宿妻家。是夜,妻为人所杀,妻兄疑丰杀之。融引问曰:“汝初无怪与卜问否?”丰曰:“夜梦乘马,入一水而北,自北而南,俯见两日在水中。又马左向湿。筮者云:‘忧狱,远二沐,避二枕。’既至,妻具沐,夜授枕。忆筮者言,遂不从之。……
30. 宗裔卷紬 高防校布 【原文】 王蜀时,许宗裔典剑州,有于灯下识认劫贼,迨晓告吏,捕之。所收赃惟丝絇紬纨,失主言是本物。其贼不禁拷掠,遂诬伏,因而送州。宗裔引虑,囚因言其物乃是家有,与失主互争。即命取两家缫丝车。又问:“紬纨卷时,各用何物为胎心?”一云:“杏核。”一云:“瓦子。”即开示之,见杏……
31. 江分表里 章辨朱墨 【原文】 陵州仁寿县有里胥洪氏,利邻人田,绐之曰:“我为若税,免若役。”邻人喜,刬其税归之,名于公上。逾二十年,且伪为券,以茶染纸,类远年者,讼之于县。县令江某郎中,取纸即伸之,曰:“若远年纸,里当色白。今表里如一,伪也。”讯之果伏。(江乃衢州开化人,今失其名。事见李泰伯……
32. 胡质集邻 高柔察色 【原文】 《魏志》:胡质字文德,为常山太守,迁任东莞。士卢显为人所杀,求贼未得。质曰:“此士无仇,而有少妻,所以死耳。”乃集邻居少年,有李若者,见质而色动。遂穷诘之,乃自首伏罪。 魏护军营士窦礼出不还,营以为没身,其妻盈氏诣廷尉诉。高柔曰:“尔夫不与人交财乎?”乃曰:“……
33. 蒋常觇妪 思彦集儿 【原文】 唐板桥店主张逖妻归宁,有王卫、杨正等投店宿,五更早发。夜有人以王卫刀杀逖,其刀仍入鞘中,正等不之觉。至明,店人趁正等拔刀,血甚狼藉,收讯之,遂自诬伏。上疑之,差蒋常覆推。到,则悉追店人十五以上。既集,为人数不足,且放去,止留一妪。日晚放出,令典狱者密觇之,云:“……
34. 刘相邻证 韩参乳医 【原文】 丞相刘沆知衡州日,有大姓尹氏,欲买邻人田,莫能得。邻人老而子幼,乃伪为券。及邻人死,即逐其子。讼二十年,不得直。沆至,又诉。尹氏出积岁所收户钞为验。沆曰:“若田百顷,户钞岂特收此乎?始为券时,尝问邻乎?其人固多在,可取为证。”尹不能对,遂伏罪。 按:卖田问邻,成……
35. 袁滋铸金 孙宝秤散 【原文】 唐李汧公镇凤翔,属邑有编氓,因耨田得马蹄金一瓮。里民送于县治,沿牒将置府庭。邑宰恐公藏失守,使贮于私库。信宿视之,乃土块也。以状闻于府,议者佥疑奸人换之,遂遣掾就按其事。宰莫能明,即以易金诬服。穷其所藏之所,或云粪土,或云水中。以案上闻,汧公怒甚。俄而有宴,语及……
36. 程簿旧钱 王璩故简 【原文】 程颢察院初为京兆府鄠县簿。民有借兄之宅居者,发地藏钱。兄之子诉曰:“父所藏也。”令言:“无证佐,何以决之?”颢曰:“此易辨耳。”问兄之子曰:“尔父所藏钱几年矣?”曰:“二十年。”遣吏取一千,视之,谓曰:“今官所铸,不五六年则遍天下。此钱乃尔父未居前数十年所铸,何……
37. 公绰破柩 元膺擒舆 【原文】 《柳氏叙训》云:柳公绰为襄阳节度使,岁俭,邻境尤甚。有齐衰者哭且献状曰:“迁三世十二丧于武昌,为津吏所遏。”公绰即命军候擒其人,破其柩,皆实以稻米。盖葬于歉岁,不应并举三世十二丧,故知其诈耳。 唐吕元膺,字景夫,镇岳阳日,因出游赏,见有丧舆驻道左,男子五人衰服……
38. 柳冤喑奴 王扣狂妪 【原文】 柳浑为江西观察使判官,僧有夜饮火其庐者,归罪喑奴。军候受财不诘,狱具。浑与其僚崔佑甫白奴冤于观察使魏少游,趣讯其僧。僧乃首伏。(见本传) 大卿王罕知潭州时,有狂妪数邀知州诉事,言无伦理,从骑多屏逐之。罕乃令引归厅事,叩阶徐问。妪虽言语杂乱,然时有可采者。乃其始……
39. 李公验榉 王臻辨葛 【原文】 尚书李南公知长沙县日,有斗者,甲强乙弱,各有青赤痕。南公以指捏之,曰:“乙真而甲伪。”讯之果然。盖南方有榉柳,以叶涂肌,则青赤如殴伤者。剥其皮,横置肤上,以火熨之,则如掊伤,水洗不下。但殴伤者血聚则硬,而伪者不然耳。(闻之士林) 王谏议知福州时,闽人欲报仇,或……
40. 颖知子盗 孙料兄杀 【原文】 郎中欧阳颖知歙州,富家有盗启其藏,捕久不获。颖曰:“勿捕。”独召富家二子,械付狱,劾之即伏。吏民初疑不胜楚掠而自诬,及取其所盗物,乃信。 孙长卿知和州,民有诉弟为人所杀,察其言不情。乃问:“汝户几等?”曰:“上等。”“汝家几人?”曰:“惟一弟与妻子耳。”长卿曰……
41. 郑躬明误 希亮救亡 【原文】 后汉郑躬以郡吏辟公府。时有兄弟共杀人者,而罪未有所归。明帝以兄不训弟,故报兄重而减弟死。中常侍孙章宣诏,误言两报重。尚书奏章矫制,罪当腰斩。帝以躬明法律,召入问之。躬对:“章应罚金。”帝曰:“章矫诏杀人,何谓罚金?”躬曰:“法令有故、误,章传命之谬,于事为误。误……
42. 商原诈服 窦阻免丧 【原文】 晋商仲堪为荆州牧,有桂阳人黄钦生,二亲久没,诈服衰麻,言迎父丧。府曹依律弃市。商曰:“原此旨,当以二亲生存而横言死没,情事悖逆,所不忍言,固当弃市。今钦生父母终没,此特诞妄之过。”遂免死。 唐窦参初为奉先尉。男子曹芬兄弟隶北军,醉暴其妹。父救不止,恚赴井死。参……
43. 薛绢互争 苻盗并走 【原文】 汉时,有人持缣入市。遇雨,以缣披覆。后一人至,求庇荫,因与一头。雨霁当别,辄互争缣。太守薛宣令断缣,各与一半。使骑吏追听之。一云贡君之恩(宣字贡君),一称冤不已。宣知其状,追问乃伏。(出《风俗通》) 冀州有老母,遇劫唱盗。行人为母逐擒之。盗反诬行人,争至郡。苻……
44. 萧俨震牛 怀武用狗 【原文】 南唐《升元格》:“盗及三缗者,死。”吉之豪民暴衣失衾,直数十千,指邻为盗。不胜楚掠,邻自诬伏。诘其赃物,即云散鬻于市,无从追究。赴法之日,冤声动人。长史以闻。先主命员外郎萧俨覆之。俨斋戒祷神,伫雪冤枉。到郡之日,晴天忽雷雨,击失主一牛,洎剖腹而得所失物。盖啖而犹……
45. 文成括书 郎简校券 【原文】 唐张鷟为河阳尉,有吕元伪作仓督冯忱书,盗粜仓粟。忱不认,而元执之坚。张乃取元告牒,括两头,唯留一字,问:“是汝书?”元曰:“非。”去括,即是元牒。先决五十。又括诈为冯忱书内二字,以问之,乃曰:“是。”及去括,即诈书也。元于是伏罪。 侍郎郎简知窦州,有掾吏死,子……
46. 孝肃杖吏 周相收椽 【原文】 包拯知开封日,有犯徒者,吏受赇,与之约曰:“今见尹,须使我责状。汝第号呼自辩,我当与汝分罪,各受杖决。”既而引责,囚如吏言,分辩不已。吏大声呵之曰:“但受脊杖去!”拯谓其招权,捽吏杖之,特宽囚罪,亦令从杖。公知以此折吏势,不知乃为所卖也。(见沈括《笔谈》) 后……
47. 方偕主名 宋文墨迹 【原文】 方偕大卿为御史台推直官日,澧州逃卒与富民有仇,诬以岁杀人十二,祭磨驼神。狱久不决。诏偕就鞫之。偕命告人疏所杀主名,寻访考验,尚多无恙,其事遂白。(见《天圣名臣传》) 宋元嘉二十二年,孔熙先与徐湛之、许耀、谢综、范晔谋立彭城王义康。湛之上表告状,诏收综等,并款服……
48. 陈议捍取 胡争窃食 【原文】 陈奉古主客通判贝州时,有卒执盗者,其母欲前取盗,卒拒不与,仆之地,明日死。以卒属吏,论为弃市。奉古议曰:“主盗有亡失法。今人取之,法当得捍。捍而死,乃以斗论,是守者不得主盗也。残一不辜,而为剽夺生事,法非是。”因以闻,报至杖卒。人称服之。 胡向少卿初为袁州司理……
49. 御史失状 国渊求笺 【原文】 唐李靖为岐州刺史,或告其谋反者,高祖命一御史往案之。御史知其诬罔,请与告事者偕行。行数驿,诈称失告状,惊惧异常,乃祈告事者别疏一状。验之,乃与元状不同,即还以闻。高祖大惊,告事者反伏诛。失御史名。 魏国渊字子尼,为魏郡太守。有投书诽谤者,太祖疾之,欲知其主。 ……
50. 伟冒范祚 虔效邓贤 【原文】 刘敞侍读知永兴军时,大姓范伟冒武功令祚为祖,乃穿祚墓,以己祖母祔之。规避徭役者五十年,数犯法至徒流,辄以赎免。长安人共患苦之,然吏莫敢谁何。敞案其事,狱未具而召。由是辞屡变,证逮数百人,狱连年不决。诏取付御史台验治,卒如敞所发。(见本传) 沈括《笔谈》云:江南……
51. 次武各驱 宪之俱解 【原文】 周于仲文,字次武,为赵王属,安固太守。有任、杜两家各失牛,后得一牛,两家争之,州郡不能决。益州长史韩伯俊曰:“于安固少年听察,可令决之。”仲文乃令两家各驱牛群到,及放所得一牛,遂入任氏群。又使人微伤之,任氏嗟惋,杜氏自若。杜即伏罪。 南梁顾宪之为建康令。有失牛……
52. 张昪窥井 蔡高宿海 【原文】 张丞相知润州,有妇人,夫出数日不归。忽闻菜园井中有死人,即往哭之,曰:“吾夫也!”以闻于官。昪命属吏集邻里,就验是其夫否。皆言“井深不可辨”。昪曰:“众不能辨,而妇人独知其为夫,何耶?”收付所司讯问,乃奸人杀之,而妇人与闻其谋也。(沈氏《笔谈》) 蔡高为福州长……
53. 刘湜焚尸 高防劾病 【原文】 刘待制初知耀州,富平县有盗掠人子女者,既擒获,辄诈死,伺间即逸去。再捕得,复然。湜令焚之。(见本传) 郑克评曰:“埋而使人守之,足矣。虽不焚,可也。” 防初事周为刑部郎中。宿州有民剚刃其妻,而妻族受赂,绐州言:“病风狂不语。”并不考掠,以具狱上请,大理断令决杖……
54. 王锷匿名 至远忆姓 【原文】 唐王锷为淮南节度使。有遗匿名书于前者,左右取以授锷。锷纳之靴中,先以他书杂之。吏退,锷探取他书,焚之。人谓其皆焚之矣。既而归省所告。异日,以他事连所告者,禁系案验,以谲其众,号称神明云。 唐李至远典选,疾令史受赇,多所黜易,吏亦敛手。有王忠者被放,而吏乃谬书“……
55. 希崇并付 齐贤两易 【原文】 晋张希崇镇邠州日,有民为郭氏义子,自孩提以至成人。因戾不受训,遣之。郭氏夫妇将死,有嫡子已长。郭氏诸亲与义子私约以为亲子,欲分其财,而讼之,数政不决。希崇览其诉,断曰:“父在已离,母死不至。虽称假子,辜二十年抚养之恩;傥曰亲儿,犯三千条悖逆之罪。颇为伤害名教,安……
56. 王珣辨印 尹洙检籍 【原文】 少师王珣知昭州日,有告伪为州印者。狱久不决,吏持以印文不类。及珣索景德已前旧牍,视其印文,则无少异,诬者乃伏。盖所印文书,乃景德时事,固当索景德旧牍校之。吏不知印文更时,所以不决。(王珪所撰志) 龙图尹洙尝知河南府伊阳县。有女幼孤而冒贺氏产者,邻人证其非是,而……
57. 孙登比弹 德裕模金 【原文】 《吴志》:孙权长子登,字高,立为太子。尝出,有弹丸飞过,令左右求之。见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词对不伏,从者请捶之。登不听,使求前所过弹丸,比之不类,遂释之。 唐李德裕镇浙右日,甘露寺主僧诉:交得常住什物,被前主隐没金若干两。引证前数辈,皆还相交割,文籍在焉。……
58. 梁适重诅 袁彖恶淫 【原文】 丞相梁适为审刑院详议官时,梓州妖人白彦欢能依鬼神作法诅咒人,有死者。狱上请谳,皆以不见伤为疑。适曰:“杀人以刃,尚或可拒;今以诅咒,其能免乎?”卒以重辟论。(见王珪所撰《墓志》) 郑克评曰:“按,能依鬼神作法诅咒,是造蓄蛊毒、厌魅类也。鞫得其实,疑不见伤,此盖不……
59. 曹驳坐妻 孔议詈母 【原文】 沈存中内翰云:寿州有人杀妻之父母兄弟数口,州司以为不道,缘坐妻子。刑曹驳曰:“殴妻之父母,即是义绝,况于谋杀!不当复坐其妻。” 宋孔深之为尚书比部郎时,安陆应城县人张江陵与妻吴共詈母黄,令死,黄忿恨自缢。已值赦。律:“子杀伤殴父母,遇赦犹枭首;骂詈弃死,会赦,……
60. 孙亮验蜜 杜亚疑酒 【原文】 吴废帝孙亮因食生梅,使黄门以银碗并盖,于藏吏索蜜。黄门素怨藏吏,乃以鼠屎投其中,启言藏吏不谨。亮即呼吏以蜜瓶入。亮曰:“既盖而复油纸覆之,无缘有此。黄门非有求于尔乎?”吏叩头曰:“彼尝贷席,而臣不与。”亮曰:“决为此也,易知耳。”乃令破鼠屎。亮笑曰:“若鼠屎先在……
61. 傅隆议绝 汉武明继 【原文】 宋文帝时,剡县人黄初妻赵打息载妻王死,后遇赦。王有父母及息男称。依法徙赵二千里。司徒左长史傅隆议曰:“父子至亲,分形同气。称之于载,即载之于赵。虽云三代,合之一体。称虽创巨痛深,固无仇祖之理。故古人不以父命辞王父命。若云称可杀赵,当何以处载?父子祖孙互相残戮,恐……
62. 戴争异罚 徐诘缘例 【原文】 唐戴胄为大理少卿时,长孙无忌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论监门校尉不察罪,当死,无忌赎。胄曰:“校尉与无忌罪均。臣子于君父,不得称误。法著:御汤药、饮食、舟船,误不如法,皆死。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帝曰:“法为天下公,……
63. 刑曹驳财 左丞免谪 【原文】 沈存中内翰云:邢州有盗,贼一家,其夫妇即时死,有一子明日乃死。州司以其家财产依“户绝法”给出嫁亲女。刑曹驳曰:“某家父母死时,其子尚在,财产乃子物。出嫁女即姊妹,不合有分。”(见《笔谈》) 宋文帝时,制劫盗同籍期亲补兵。余杭人薄道举为劫,从弟代公、道生并大功亲……
64. 从事函首 乖崖察额 【原文】 近代有行商回,见其妻为人所杀,而失其首。妻族执其婿,诬以杀女。吏严讯之,乃自诬伏。案具,郡守委诸从事,从事疑之,请缓其狱。乃令封内仵作、行人,遍供近与人家安厝墓冢,多少、去处,一一面诘之。有一人曰:“某近于豪家举事,只言死却奶子。五更时,于墙头舁过凶器,轻似无物……
65. 无名破冢 行成叱驴 【原文】 唐天后赐太平公主钿器金宝,岁余失之。后闻之怒,督洛州长史而下捕盗甚急。吏卒游徼计无所出,道逢湖州别驾苏无名,相与请至县,白尉曰:“得盗矣。”尉问之,无名曰:“吾湖州别驾也。”尉问吏卒:“何得诬辱?”无名曰:“君无怪也。吾历官所在,擒奸擿伏有名,此辈闻之,故见诬,……
66. 王曾验税 司空省书 【原文】 丞相王曾少时谒郡僚。有争田者,封畛既泯,质剂且亡,未能断决。曾谓:“验其税籍,曲直可判。”郡将从之,其人乃服。(见《沂公言行录》) 汉时,沛郡有民,家资二十余万。一男才数岁,失其母;有一女,不贤。其父病困,呼族人为遗书,令悉以财属女,但遗一剑,云:“儿年十五,……
67. 韦皋劾财 赵和赎产 【原文】 唐韦皋镇剑南日,有逆旅停止大贾,因病而鸩之,隐没其财。公知之。又有北客苏延商贩于蜀,得病而卒。以报于公。公使验其簿籍,已被店主易置。公乃寻究经过,密勘于里属,词多不同,遂劾于同店者,立承隐欺数千贯,与吏二十余人分张。悉命赴法。由是剑南无横死之客。 唐咸通初,赵……
68. 柳设榜牒 陈具饮馔 【原文】 周柳庆,字更兴。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人被囚者众。庆谓可以诈求之,乃作匿名书,多榜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今欲首伏,恐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牒。居二日,广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牒下,因获党与甚众。 《吴志……
69. 朱诘赇民 孔察代盗 【原文】 朱寿昌中散知阆州,有大姓雍子良杀人,乃赇其里民,使出就吏。狱具,寿昌疑之。因引囚,屏处讯之。囚对如初。乃告之曰:“吾闻子良遗汝钱十万,纳汝女为子妇,许嫁其女汝家,有子乎?”囚色动。又告之曰:“汝且死,书券抑汝女为婢,指十万为佣直,而嫁其女他人。汝将奈何?”囚泣下……
70. 崇龟认刀 司马视鞘 【原文】 唐刘崇龟镇南海。有富商子年少而皙白,泊船于江。岸次有高门家,一妙姬殊不避人。少年挑之曰:“昏黄当诣宅矣。”亦无难色。是夕果启扉俟之。少年未至,有盗入,见一房无烛,欲行窃。姬不知,即欣然就之。盗谓见执,以刀剸之,遗刀而逃。少年旋至,即践其血,汰而仆地,及扪之,乃见……
71. 张鷟搜鞍 济美钩箧 【原文】 唐张鷟,字文成,为河阳县尉。有客驴缰断,并鞍失之。捕急,盗乃夜放驴出,而藏其鞍。尉遂令客勿秣驴,夜放之。驴寻向喂饲处去,乃令搜其家,于积草下得之。人服其智。 唐阎济美镇江南。有舟人载客货,客密隐银十锭于货中。舟人潜窥之,乃盗而沉于泊舟之所。船夜发至镇所,点阅不……
72. 承天议射 廷尉讯猎 【原文】 宋刘毅镇姑熟,尝出行,而鄢陵县吏陈满射鸟,误中镇帅,虽不伤,处法弃市。何承天议曰:“狱贵情断,疑则从轻。汉时有惊文帝马者,张释之劾以犯跸罪,止罚金,明其无心于惊马也。故不以乘舆之重,加以异罚。今满意在射鸟,非有心于中人。律:过误伤人,三岁刑。况不伤乎!罚之可也。……
按:以下序跋共计11篇,标点以后附于此处,供读者参阅。顺序按原《四明丛书》排列。 1. 张寿镛序 桂梦协先生,慈湖之弟子也。全谢山作《石坡书院记》,谓其生平践履类慈湖,年最寿,东浙推为杨门硕果,与袁蒙斋、陈和仲并。其道之尊如此!先生著述,如《石坡书义》五卷,《论语精义》十卷,及《石坡奏议》录于《慈溪……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