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是现代中国的传奇人物,是国民党新桂系的首脑,晚年曾任国民党政府副总统、代总统。 李宗仁是令蒋介石最头疼的人物,与蒋介石抗争二十几年,始终没有被吃掉。他与蒋介石的恩恩怨怨贯穿于整个国民党统治时期。 本书披露了李宗仁当上副总统后备受蒋介石冷落,继而迫蒋下野内幕,还有美国当年对中国时局的影响,李宗仁返回祖国大陆前后的详情等,是李宗仁晚年政治生涯的全景记录。
序言 前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先生,于一九四九年十二月远适异国,寓居海外十有六年。一九六五年七月,响应祖国号召,冲破重重阻力,返回祖国大陆。 李宗仁先生晚年,从竞选副总统到流亡海外最后归来,是一条曲折道路的晚年。程思远先生为李氏的归来做了很多工作,他以亲身经历撰写了《李宗仁先生晚年》一书,言人之所未言,是…… 第一章 竞选副总统 ■ 李宗仁先生晚年的政治生涯,以竞选国民党政府副总统开始,从此卷入美蒋矛盾的旋涡,并使蒋桂矛盾进一步激化。 一九四八年春,国民党当局召开第一届国民大会,原以孤立共产党为目的,结果反而使国民党统治集团陷入分崩离析之境。…… 第二章 上台前夕 一九四九年一月一日,蒋介石发表元旦文告,其中引起争论的一段文字是: 只要和议无害于国家的独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民主宪政不因此而破坏,中华民国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人民能够维持其自由的生活方式与目前最低生活水准,则我个人更无复他…… 第三章 上台后的争斗 ■ 一月二十二日,李宗仁发表就任代总统的文告说:蒋介石“轸望国家之艰危,顾恤人民之痛苦,促成和平之早日实现,决然引退,宗仁依据《中华民国宪法》第四十九条之规定,代行总统职权……决本和平建国之方针,为民主自由而努力”。 根据当时南京发表的官样文章来看,蒋介石之所以下野,乃是为了“弭战消兵”;而李宗仁之…… 第四章 和谈经过 张治中是国民党主和派的中心人物,蒋介石“引退”后,白崇禧曾向李宗仁力荐他出任行政院院长,但张坚辞。张于飞返西北途中,在汉口住了一夜,借此与白崇禧深谈。张在保定军官学校三期学习时,与白同住一间寝室,在课堂里又同坐一张书桌,一向私交甚笃。是时张婉告白:广西派为一地方势力,既要反蒋,就不能反共,否则两面作…… 第五章 国民党政府撤离南京 四月二十二日晚六时许,李宗仁偕程思远从杭州笕桥飞返(南)京。 先是二十一日派机飞(北)平接和谈代表团时,李宗仁曾同张治中通了一次长途电话,张劝李宗仁不要离开南京,更不要去广州。随又接章士钊、邵力子电云:“协定之限期届满,渡江之大军歘至,硬派已如惊鸟骇鹿,觅路分奔;独公坐镇中枢,左右顾盼,擅为所欲为之…… 第六章 在广州的困境 ■ 蒋介石“引退”以前,原有其整套计划,那就是:经营台湾,为其最后的根据地;守住沿海岛屿,使与台湾相呼应;控制川滇,欲在西南留个后方;收拾两广,彻底地消灭桂系势力。如果李宗仁留在桂林,那就非他所能控制的了。因此蒋既派专使促驾,又在其致何应钦函中恳切表示“德邻兄凡有垂询,无不竭诚以答”。要李宗仁“立即…… 第七章 蒋介石从幕后走到前台 ■ 一九四九年五月十四日,蒋介石抵定海;十五日,派蒋经国飞上海晤汤恩伯,了解到上海已处于人民解放军重重包围之中;十七日,接到广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来电,望其“打消遁迹远隐之意”,遂于是日下午偕蒋经国飞往澎湖的马公岛;二十六日,由马公飞冈公转台南高雄寿山。六月二十一日离开高雄自冈山飞桃园转大溪,居留…… 第八章 国民党政府播迁重庆 ■ 国民党政府在撤出南京之前,曾通知各国使馆迁去广州,可是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却依旧留在南京,而让广州大使馆公使衔代办路易士·克拉克同李宗仁联系。当时广州美使馆顾问何义均,与邱昌渭是湖南同乡,与立法院院长童冠贤在重庆中央大学任教时是同事,因此,彼此往返频仍。通过何义均的关系,李宗仁左右亲信逐渐了解到司徒…… 第九章 蒋介石酝酿复职 李宗仁赴美就医 ■ 国民党政府自广州迁往重庆以后,蒋介石复职之说甚嚣尘上,但李宗仁坚决不愿“劝进”。在此期间,白崇禧一度试图在蒋、李之间,居中折冲,找个妥协办法,结果失败。以后蒋、李各走极端,实以此为契机。…… 第十章 蒋介石在台再起 李宗仁在美定居 ■ 李宗仁赴美医治胃溃疡,原以二个月为期。后来内外情况发展,三个多月后,蒋介石在台湾自行宣布“复职”,李为形势所迫,不得不在美国作长期的居留。…… 第十一章 被罢免的经过 一九五〇年美国内部掀起一场“谁丢失中国”的叫嚣。共和党要利用李宗仁来证明杜鲁门政府援蒋不力,民主党又要求李宗仁提供材料,指控蒋介石利用美援在美国进行“游说”活动,干涉美国内政。此一形势使李宗仁认识到美国政情复杂,难于适应。 一九五〇年一月十三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接收了美国驻北京的领事馆。总领事埃德蒙·…… 第十二章 对台湾问题的建议 李宗仁于一九五五年在美国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建议,这是自一九四九年以来他在政治立场上一个重大的转变。所以有此转变,有内因也有外因。 一、一九五四年四月十八日至二十四日,亚洲和非洲的二十多个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亚非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席代表周恩来总理在会上阐明中国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台…… 第十三章 程思远五上北京 ■ 从一九五六年四月至一九六五年六月的十年间,我五上北京,晋谒周恩来总理,为李宗仁归来进行准备。在此期间,李宗仁的思想起了很大的变化,并在行动上有所表现。…… 第十四章 落叶归根 一九六五年四月二十二日,李宗仁到纽约郊区纽华克城移民局申办出境旅游签证,说要去欧洲小住,为期约三个月。移民局知道他一九六三年去过欧洲,并且在圣诞节前赶回美国,因此,六天之后,就办好签证手续。 离美前夕,李宗仁晤吴尚鹰,给了他一张两千美金支票,作为赴欧旅费,相约偕行,稍迟到瑞士会齐。六月十三日,李宗仁…… 第十五章 归国以后 东北之秋,天高气爽,云淡风轻,气候宜人。 一九六五年八月二十七日到九月十九日。李宗仁夫妇到东北参观访问。此行得到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的热情接待和妥善安排,使他所到之处,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在沈阳,他受到中共辽宁省委第一书记黄火青的会见和招待,并派省委统战部长章岩陪同参观了抚顺、鞍山、旅……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