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艺术知识》从文学、雕塑、音乐、绘画、舞蹈、戏剧、电影、建筑、工艺九个方面对艺术知识进行了论述,其中融入了中外艺术事物,以及艺术家。在进行理论性知识论述的同时,加入生动有趣的故事。让青少年读者可以在轻松地阅读中学习到全面的艺术知识,更可以提高他们的艺术品位。
前言 也许你曾被《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感染,也许你曾沉浸在贝多芬的《田园》中不能自拔,也许你曾和罗丹的《思想者》一起陷入深思……当朝霞照亮艺术的殿堂,艺术的火苗轻轻一碰就会被点亮。无论是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还是世界各地的民间艺术,它们都以独特的方式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悠久深厚的文…… 第一章 语言构建的精神家园——文学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一到端午节,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举行各种各样的民俗表演,热闹不已。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这其实与一个历史典故有关,而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们下面要说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屈原。 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生活的年代距今已有2300多年,相传他是…… 第二章 用光影与色彩勾勒意境——绘画 南朝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巧艺》中记载了一个故事:顾恺之画人物肖像,有时几年都不画眼睛。有人问他画人的时候为什么不把眼睛一起画上,顾恺之回答说,四肢丑俊,本无关于要害;人物的生动逼真,关键在眼睛。原来,顾恺之觉得画画最难的地方是赋予人物生动的神韵,他画完画后不轻易点睛,是在反复推敲如何才能画出一对最传…… 第三章 完美轮廓铸就的造型——雕塑 在《持矛者》出现前,世界上所有站着的人物雕像都是死板僵硬的,看起来就像见到首长时特别紧张的小兵,两手垂放在腿两侧脚跟并拢,整个人生硬地戳在地板上。总是塑造这样的形象,艺术家们大概自己也觉得没意思,所以著名雕塑家波利克里托斯(生卒年代不详)就自主创新了一番,让他的作品中一位扛着矛的运动员一脚向前,一脚…… 第四章 来自天籁的声音与心跳合拍出最美的乐章——音乐 你想过是谁第一个提出了音乐的概念,是谁将音乐推广成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又是谁成为了第一个职业音乐人吗?关于音乐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是掌管音乐的神来到人间,带来了音乐;有的说音乐是人们在劳动中发出的声音,将不同进行情绪发出的声音进行整理渐渐形成的。不管答案是什么,如果你想弄清楚这个问题,…… 第五章 人体的动态艺术——舞蹈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远古时代,我们的老祖先为了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乐趣,就发明了舞蹈。在那个时候,舞蹈是一种群体性的活动!这一点可以从出土的文物上面得到证实,比如在一个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舞蹈纹陶盆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舞蹈的画面,画面中往往是一群人挥舞衣袖,集体摆出舞蹈的姿态。 中国舞蹈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第六章 活在舞台上的文化——戏剧 京剧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剧种,也是我国的国粹,形成于200多年前的清朝乾隆年间。1890年,乾隆皇帝为庆祝八十大寿,便召集全国各地著名的戏班进京贺演。演出之后,在那时颇有名气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班四大徽班深得人们喜爱,乾隆皇帝就把他们留在了京城。 1830年,湖北楚调(汉剧)也进入北京。由于与徽剧…… 第七章 经营时光的艺术——电影 现在我们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时,往往会被惊险刺激的画面、恢宏逼真的音效吸引。可是你知道吗?在早期电影阶段,大概是100多年以前,电影还是只有画面、没有声音的,这样的电影叫作无声电影,也叫作默片。 在电影最初出现的时候,由于声音技术的限制,有很长一段时间,电影是没有声音的。影片的情节主要依靠演员的肢体动作…… 第八章 石头写成的史书——建筑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自卫,陆续修建了高大的城墙。这些城墙很长,故称为长城。秦朝时,秦始皇连接起原秦、赵、燕三国的长城,并对长城进行进一步扩建,使之东起辽东,西至临洮,蜿蜒万余里。从此,各朝都不断修筑长城。明朝是专制社会最后一个修筑长城的朝代。自1368年起,明朝花费了近200年的时间,对长城…… 第九章 能工巧匠的拿手绝活——工艺 今天我们多用笔签下自己的名字作为留证的证据,可是在二三十年以前,人们除了签字之外!往往会加上刻有自己名字的图章。这种图章是一个小小的长方体,在其中一面上用刻刀刻下自己的名字或是一些特殊的记号,用的时候蘸上红色的印泥,然后印到需要印记的地方。 图章是我国传统的篆刻艺术当中的一种。篆刻,又称印学,是以刀…… 第十章 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长304.8米,它的洞顶布满了精美的壁画,即著名的“大壁画”。“大壁画”的外轮廓有的刻得很深,有的刻得浅而细,再用黑线勾勒、红色填彩。当时的无名画匠充分利用了岩石表面的凹凸不平,以表现动物的肌肉和骨骼的起伏变化,在表现伏卧的动物的躯干时,巧妙地利用岩石的凸起处,组成肌肉圆块的形状……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