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经济学知识》一书列举了“沉没成本”“价值悖论”“刚性需求”“棘轮效应”“税收”“利率”“节俭悖论”“货币升、贬值”等一系列生活中的实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从经济学的视角,对一些常见的经济知识进行了解读。从经济学的基础词汇,到经济学的各种理论知识,书中生动的讲解能让广大青少年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这门现代生活中必备的知识,使其从小就具备经济学思维,为未来的财富人生提前做好规划。
前言 如果常看新闻,你一定不会对这些词感到陌生:宏观调控、物价指数、消费指数、利率、GDP(国内生产总值)……这些词虽然出镜频率极高,但是,你能说出它们的准确含义吗? 随着时代变化,昔曰被“束之高阁”的经济学名词,就像浪潮一样扑向平民百姓。正如不积累些典故难以读懂古诗,如今,不掌握些经济学知识,想看懂新闻…… 第一章 市场 在谈到市场时,我们常常会提到“看不见的手”,因为“看不见的手”是市场机制的同义替代词。1787年,亚当·斯密到伦敦与他的忠实信徒、英国历史上著名的首相皮特见面。斯密最后一个到达会面地点,当他一进屋时,所有人起立欢迎他。斯密说:“诸位请坐。”皮特回答说:“不,您坐下,我们再坐,我们都是您的学生。”皮特…… 第二章 生产成本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的产量随即而增加的成本。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碰到需进行边际分析的问题。譬如,E-leven店都是营业24小时,而不是早八点到晚九点营业。从经济学上来考虑:24小时营业当然要…… 第三章 价值与价格 简单来说,使用价值就是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的效用,如粮食能充饥,衣服能御寒。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之一,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形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空气、草原等自然物,以及不是为了交换的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我们为什么要购买某种物品,其背后的原因在于这种商品具有某种使用价值。 庄子…… 第四章 供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学习经济学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你只需要掌握两件事,一个叫供给,一个叫需求。什么叫供给和需求?供给指的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这种供给是指有效供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和供应的能力。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 第五章 需求与消费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作为需求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有购买欲望;第二,有购买能力,这两者缺一不可。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商人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而欣喜若狂。当时英国棉纺织业中心曼彻斯特的商人对把洋布销到中国十分乐观,他们估计,中国有4亿人,假如有…… 第六章 竞争与垄断 美国司法部起诉微软捆绑销售;浏览器软件,涉嫌违反美国《反托拉斯法》,要求将它一分为二。有经济学家认为,微软公司无论从结构上(即市场份额)还是从行为上(即捆绑销售)都具备了垄断企业的性质,使更新、更先进的技术没有了生长的空间,消费者付出了更高的价格,造成了社会福利的损失: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往往都以美…… 第七章 税收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时颁布算缗令。所谓算缗,就是征收商人和手工业者的财产税,以及车、船税。由于他们隐匿或虚报,公元前114年汉武帝又发布“告缗令”,奖励告发逃避算缗的富人,主要是商贾,给予告发者应征缗钱之半。 在杨可主持下,告缗之风遍及全国。告缗运动使缗钱税的性质发生变化,一是课税范围由原先以现钱…… 第八章 货币政策 最早到美洲大陆谋生的人大多是非常穷困的贫民,没有什么财产和金钱。当时的北美还没有发现大型的金矿和银矿,所以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极为短缺。加之与母国英国的严重贸易逆差使得大量金银货币流向英国,更加剧了流通货币的稀缺。 为了应对这个难题,人们不得不使用各种物品替代货币进行商品交易。诸如动物的皮毛、贝壳、烟…… 第九章 国民经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日本的经济濒临崩溃。当时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僧,突然一反常态,带头吃喝玩乐起来。这和战后的悲惨气氛格格不人,与他的有德高僧的身份就更不相符了。但是,当时的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川德康成和其他的一些文化名流对这位老僧的所作所为十分推崇,因为当时的日本战败,很多人对…… 第十章 国际金融 故事发生在美国和墨西哥边界的小镇上。有一个单身汉在墨西哥一边的小镇上,他付了1比索买了一杯啤酒,啤酒的价格是0.1比索,找回0.9比索。转而他来到美国一边的小镇上,发现美元和比索的汇率是1美元:0.9比索。他把剩下的0.9比索换了1美元,用0.1美元买了一杯啤酒,找回0.9美元。回到墨西哥的小镇上,……
精彩评论